环球金融网   
当前位置:环球金融网新闻中心财经新闻
日期:2019-09-18 17:09:02  来源:本站整理

软通动力黄立接受专访 谈如何落地智能制造项目

两年前,在第二届全国铸造行业创新发展论坛上,国家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发布了国内首个面向铸造业、区域制造业的共享工业云平台。经过两年的发展,这一平台已有360家会员单位,平台通过网络电商模式为工业领域提供各类SaaS平台、信息化软件、数字化解决方案,甚至工业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最初官方针对这一平台能力给出的部分注解是“一站式解决研发设计、产品制造、检测检验、物流配送供需的协同制造平台。”“协同制造”是当下工业互联网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关键词,无论是针对企业内部的IT、OT融合,还是针对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已然是当下物联网时代工业领域的一个必然趋势。

 

记者翻阅资料发现,在共享工业云平台成立之初,软通动力曾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一直在强调“协同制造”这一概念和产业应用。其实,软通动力企业内部架构中并没有设专做工业互联网的部门,而是基于自身转型的思考和当下战略,将其分为物联网、工业两条线部署。通过多年的发展,软通动力对于工业互联网从产品布局到项目落地牌局也渐渐呈现出来。

那么,软通动力是如何落地智能制造项目的呢?近日,软通动力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黄立在接受雷锋网采访时,给出了答案。

 

“在制造业领域中,企业对于软件国产化的需求尤其强烈。早在2014年,软通动力就和神龙公司展开合作,软通动力研发的汽车制造核心系统APS+ERP+MES成功替换了神龙原有以国外Hermès系统为核心的七套旧系统。”软通动力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黄立在接受雷锋网采访时表示。

2015年,软通动力基于这套管理软件为神龙汽车生产线实现了跨工厂、跨品牌柔性生产,完成郑州日产、东风标致、东风乘用车的跨品牌跨工厂混流生产,实现了小时级的产能共享。后来,软通动力还进一步为神龙打造了一整套供应链管理系统(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通过仓储管理压缩内部库存成本,通过物流管理压缩外部物流成本,从而实现整体供应链成本的降低。

 

而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布局上,软通动力主要分为工业、物联网两个版块。

“软通动力并没有一个专门做工业互联网的部门,我们更多是从两条线来看,一个是从行业的角度,将制造业作为一个行业;另一个是从技术角度,我们会将物联网和5G作为重点技术进行投入。”黄立表示,“工业互联网只是我们制造业业务线和物联网技术线布局的结合点。”

就制造业业务线而言,软通动力作为长于软件的服务型企业,早在2015年提出智能制造平台,该平台最初叫“芯动”,并逐步的发展成如今的工业云平台,该平台采用混合云结构,整合了软通动力物联网的技术能力,在2017年开始实现商用。

 

就物联网技术线而言,早在2014年,软通动力在深圳成立了物联网研究院(深圳能力中心),主要做相关技术研发。其中,在5G方面,软通动力与三大运营商均有合作。而为了解决算法构建问题,软通动力还构建了自己的算法团队。

一手制造业业务线布局,一手物联网技术线布局,软通动力基于这双线布局,在智能制造领域中构建起自己的技术体系和商业逻辑。

针对目前互联网的状况,黄立认为,“技术不是目前最大的难题,当下技术已经可以做很多事,当下面临最迫切的问题还在于企业协调、技术人才、行业标准。”为此,针对工业互联网落地中的难题,企业应当权衡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同时需要较强的IT系统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借助互联网发展。

作为中国智能制造建设的领军者,软通动力在工业互联网大潮中迅速找准位置,站稳脚跟,为寻求智能发展的企业提供了无限可能。当下,国内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做协同制造,试水智能制造的企业在国内逐渐增多,相信这样的趋势也将继续为整个产业带来新的局面。



免责声明: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Tags:

作者:Admin
友情连接-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2022 环球金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邮箱:1823595922@qq.com